当我们相约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会议室,举行九十五、六班“迎接新世纪,共庆毕业五十年”叙旧会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我校书写校名和为我们毕业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而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一九五○年下期,我们就读的第一师范九十五、九十六班快要毕业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的同班同学、当时担任第一师范校长的周世钊先生,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准备到北京和东北去参观学习。这样,周校长请毛泽东主席为我们毕业题词,成为了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心声,当时我在班上担任联组长,又参加了学校行政管理委员会,和周校长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很自然的担负了这个联络任务,先是我们全体同学认真地进行了集体讨论,并决定由尹子汉同学写出初稿,经过讨论修改后,由楷书写得较好的厉贤越同学抄正,再由我去交给周校长,大概是同学们的热情所感染罢,周校长二话没说,笑呵呵地接受了这个重托。
周校长去北京一个多月了,题词的事情杳如黄鹤。想到毛主席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要日理万机,不可能为这些小事分心,我们都着急了。正在这时,中共中央办公厅用一个大的信封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拆开一看,毛主席在我们写给他的信的第一页天头上批了:“我看过了,谢谢。毛泽东。”并在信里面夹了四张约五寸长二寸宽的小条幅。三张写的是第一师范的校牌(两横一竖),一幅是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当我们收到这校牌和题词时,个个高兴极了。大家认真进行了学习讨论,一致表示要按毛泽东主席题词的精神,全心全意地做好革命工作。
一九七三年《长沙晚报》复刊时,我被调去作筹备工作,为周世钊先生给晚报复刊时写的一首诗的注解找到了周校长。他兴致勃勃地和我谈起了毛泽东他们办《湖南通俗报》的情况,也谈到了毛泽东主席为我们毕业题词的过程。他说在毛主席请他去他家作客并共进午餐时,他向毛主席提交了我们写的信,毛主席当时满面笑容地对周说:“我这样到处题词不太好罢,现在要求题词的多,我想还是尽量少题为好。”周校长以为毛主席拒绝了他的要求,也不好再提题词的事。谁知吃了中饭后,毛主席把他引到自己的书房,随即仔细地看了我们写去的信,并随手写了上面四张条幅,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激励。
毛主席为我们毕业题词已五十余年了,五十余年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题词激励了我们一代人。他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的道理,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谦虚地向人民学习。只有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中,我们从事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富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当我们现在回顾这件往事的时候,我相信“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这个具有无限光辉、无限生命力的题词,还将影响千千万万的下一代人。
(周匡民,96班校友,长沙市直工委原书记。)